| Case number | CAC-UDRP-107997 |
|---|---|
| Time of filing | 2025-10-21 11:03:17 |
| Domain names | vitalproteinns.com |
Case administrator
| Name | Olga Dvořáková (Case admin) |
|---|
Complainant
| Organization | Société des Produits Nestlé S.A. |
|---|
Complainant representative
| Organization | Thomsen Trampedach GmbH |
|---|
Respondent
| Name | 翟国瑞 (Zhai Guo Rui) |
|---|
专家组经审查后确认,尚未发现任何与本案争议域名相关的正在进行或已作出的其他法律程序或裁决。
The Panel is not aware of any other legal proceedings which are pending or decided and which relate to the disputed domain name.
投诉人系覆盖 “VITAL PROTEINS” 术语的多件全球注册商标之权利人,其持有的注册商标包括:
- VITAL PROTEINS,美国联邦注册商标,注册号 5038917,注册日期 2016 年 9 月 13 日,列于尼斯分类第 05 类;
- VITAL PROTEINS(图形商标),美国联邦注册商标,注册号 5801541,注册日期 2019 年 7 月 9 日,列于尼斯分类第 05 类;
- VITAL PROTEINS,欧盟知识产权局(EUIPO)注册商标,注册号 19068248,注册日期 2024 年 12 月 27 日,列于尼斯分类第 05 类。
投诉人雀巢产品公司(Société des Produits Nestlé S.A.)系雀巢公司(Nestlé S.A.)的全资子公司,而雀巢公司乃由亨利·雀巢(Henri Nestlé)于 1866 年创立,系雀巢集团的核心运营实体。投诉人持有雀巢集团绝大部分商标权。
雀巢集团在全球范围内从事食品及相关服务业务,其主要产品类别包括咖啡及饮料、宠物食品、糖果、婴幼儿食品、瓶装水、乳制品、营养补充剂以及早餐谷物。该集团产品销往 190 个国家,全球雇员约 27.5 万人,并在 80 个国家设有实体运营机构。自 2014 年起,雀巢集团一直稳居全球最大上市食品及营养品企业之位,并于《财富》杂志 2024 年全球 500 强榜单中排名第 106 位。近期,雀巢品牌亦被 Brand Finance 等独立机构评为全球最具价值的食品品牌。
VITAL PROTEINS 品牌创建于 2013 年,是健康保健领域的领先品牌,以其胶原蛋白营养补充剂广为人知。2020 年,雀巢收购 VITAL PROTEINS 的多数股权,进一步扩展该品牌全球业务版图,巩固其在营养行业中的可信赖地位。VITAL PROTEINS 产品通过 Whole Foods、Target、Costco 等顶级零售商销售,并在 Amazon 等主流电商平台以及品牌官网 www.vitalproteins.com 上架。该品牌亦入选《Inc.》杂志 2022 年度最佳企业榜单消费品类,并获《福布斯》等媒体称誉为“美国同类产品领先者,深受普通消费者与名人用户青睐”,体现其显著的品牌影响力。
争议域名注册于 2025 年 8 月 23 日。
经查,该争议域名曾解析至一网站,该网站冒充或虚假宣称为投诉人的官方网站,突出且反复使用 LINDT 商标及标识,并以折扣销售 VITAL PROTEINS 品牌产品为名进行展示。
目前,争议域名已不再解析至任何活跃网站。
投诉人的主张 (Complainant’s Contentions)
投诉人主张,本案已符合《政策》之要求,争议域名应当移转至投诉人名下。
(i) 关于混淆性相似
投诉人就其“Identification of Rights”部分所列之商标,已享有 VITAL PROTEINS 商标权利。争议域名与投诉人商标构成混淆性相似。
本案争议域名 <vitalproteinns.com> 仅在投诉人驰名商标“VITAL PROTEINS”的基础上增加一字母“n”,该差异极其细微,属于典型的 拼写错误型抢注(typosquatting)行为,足以导致相关公众在视觉与发音上产生混淆。
(ii) 关于被投诉人不享有权利或合法权益
投诉人认为,被投诉人对争议域名不享有任何权利或合法权益,理由如下:
(a) 被投诉人缺乏独立的识别性
根据《政策》,若被投诉人主张其以与争议域名相同的标识为公众所识别,则该标识必须独立于投诉人的商标而具有识别功能。然而,本案争议域名完全借用投诉人的商标构成,并不具备任何指向被投诉人的独立识别意义。
(b) 运营仿冒性诈骗网站不构成合法权益
争议域名解析的网站伪装成 Vital Proteins 官方页面,意图实施用户个人信息窃取、虚假销售或未交付商品等行为。
此类网站用途绝不可能构成《政策》意义上的“合法权益”(参见 UDRP Overview 3.0 第 2.5 节),反而属于明显的商标侵权及非法行为。
(c) 不符合 Oki Data 标准下的善意商品/服务提供
即便假设被投诉人网站上展示的部分商品真实存在,该网站亦未明确说明其与投诉人之间不存在从属或授权关系,因此不符合 Oki Data 案例所要求的“明确披露关系”这一核心累积要件。
况且,该仿冒网站本质上即内含欺诈目的,不可能构成“善意使用”。
(iii) 关于恶意注册与使用(Policy Paragraph 4(a)(iii))
投诉人认为,争议域名系被投诉人于恶意状态下注册并使用,理由如下:
(a) 恶意注册
- 争议域名注册日期为 2025 年 8 月 23 日,当时投诉人商标 “VITAL PROTEINS” 已具有显著知名度。
- 搜索引擎相关结果显示“Vital Proteins”之主要检索结果均指向投诉人及其产品(参见附件 11)。
- 被投诉人将争议域名指向明显模仿投诉人官网的页面,显示其显然以投诉人的商誉为目标。
上述情形符合 UDRP Overview 3.0 第 3.1.4 节所述恶意注册的典型要素。
(b) 恶意使用
- 争议域名所指向的网站在版式、内容及整体呈现上高度仿冒官方 Vital Proteins 网站,足以误导互联网用户。
- 网站被用于钓鱼(phishing)、窃取信息及虚假销售行为,属于 UDRP Overview 3.0 第 3.4 节明确列举的恶意使用范畴。
- 即便假设部分商品真实存在,被投诉人通过暗示与投诉人存在从属关系而牟取不正当商业利益,也构成《政策》第 4(b)(iv) 条所述恶意使用。
综上,被投诉人对争议域名的注册与使用均构成《政策》下的恶意行为。
关于被投诉人(Respondent’s Contention)
被投诉人未提交任何符合行政规定的答辩。
根据《政策》第 4(a)(i) 条之规定,投诉人须向专家组举证证明:争议域名与其享有权利的商品商标或服务商标相同或足以造成混淆性相似。
The Complainant has, to the satisfaction of the Panel, shown the disputed domain name is identical or confusingly similar to a trademark or service mark in which the Complainant has rights (within the meaning of paragraph 4(a)(i) of the Policy).
根据《政策》第 4(a)(ii) 条之规定,投诉人须向专家组举证证明被投诉人对争议域名不享有任何权利或合法权益。
The Complainant has, to the satisfaction of the Panel, shown the Respondent to have no rights or legitimate interests in respect of the disputed domain name (within the meaning of paragraph 4(a)(ii) of the Policy).
投诉人已充分向专家组证明,争议域名系在恶意情形下注册并以恶意方式使用,符合《政策》第 4(a)(iii) 条所规定的构成要件。
The Complainant has, to the satisfaction of the Panel, shown the disputed domain name has been registered and is being used in bad faith (within the meaning of paragraph 4(a)(iii) of the Policy).
专家组确认,本案已符合 UDRP 项下的各项程序要求,且不存在任何阻碍作出裁决的其他情形。
The Panel is satisfied that all procedural requirements under UDRP were met and there is no other reason why it would be inappropriate to provide a decision.
根据《统一域名争议解决政策》(“政策”)规则第15(a)条之规定,本专家组须依据投诉书及双方提交的陈述和文件,并结合本政策、相关规则以及其认为适用的法律原则,对本案作出裁决。依照《政策》第4(a)条之要求,为获得取消或转移争议域名之救济,投诉人必须证明以下三项要素均已满足:
(1)被投诉人注册的争议域名与投诉人享有权利的商标或服务标记相同或混淆性相似;以及
(2)被投诉人对争议域名不享有任何权利或合法权益;以及
(3)争议域名系被恶意注册并被恶意使用。
鉴于被投诉人未提交任何答辩,根据《规则》第5(f)、14(a)及15(a)条之规定,本专家组将基于投诉人未受争议的陈述对本行政程序作出裁决,并依《规则》第14(b)条之规定,对被投诉人不提交答辩的情形作出适当推断。除非有相反证据明显推翻,专家组有权采信投诉书中提出的所有合理主张及推论。参见 Vertical Solutions Mgmt., Inc. v. webnetmarketing, inc., FA 95095 (FORUM July 31, 2000) (holding that the respondent’s failure to respond allows all reasonable inferences of fact in the allegations of the complaint to be deemed true); see also Talk City, Inc. v. Robertson, D2000-0009 (WIPO Feb. 29, 2000) (“In the absence of a response, it is appropriate to accept as true all allegations of the Complaint.”).
商标权利(Trademark Rights)
投诉人主张其为注册商标 VITAL PROTEINS 的权利人,该点已在前述 “Identification of Rights” 部分中列明。专家组注意到,依据 UDRP 的一贯做法,无论是国际注册或国家注册的商标均足以确立商标权利。故此,专家组确认投诉人已证明其对 VITAL PROTEINS 商标享有合法权利。
投诉人进一步主张,争议域名 <vitalproteinns.com> 与其商标 VITAL PROTEINS 构成混淆性相似。争议域名仅在投诉人商标“VITAL PROTEINS”的基础上增加一字母 “n”,该差异极其细微,属于典型的“拼写错误型抢注(typosquatting)”行为。
参见 WIPO 《UDRP Overview 3.0》第 1.9 节之规定,若争议域名完整包含投诉人商标,仅作出轻微拼写变动或添加字母,通常仍会被认定为具有混淆性相似。本案争议域名显然符合该项法理。
因此,专家组认定,争议域名与投诉人的 VITAL PROTEINS 商标构成混淆性相似。
无权利或合法权益(No Rights or Legitimate Interests)
根据《政策》第 4(a)(ii) 条之规定,投诉人须首先提出初步证据(prima facie case),证明被投诉人对争议域名不享有任何权利或合法权益;在此之后,举证责任即转移至被投诉人,由其证明其确实享有相关权利或合法权益。 参见 Section 2.1, WIPO Jurisprudential Overview 3.0 ("Where a complainant makes out a prima facie case that the respondent lacks rights or legitimate interests, the burden of production on this element shifts to the respondent to come forward with relevant evidence demonstrating rights or legitimate interests in the domain name. If the respondent fails to come forward with such relevant evidence, the complainant is deemed to have satisfied the second element.").
根据《政策》第 4(c)(ii) 条,相关信息(例如 WHOIS 数据)可作为判断被投诉人是否以争议域名所对应名称为人所知的证据。专家组注意到,WHOIS 数据显示注册人为“翟国瑞(Zhai Guo Rui)”,且案卷中并无任何证据显示被投诉人已获授权使用投诉人的商标。因此,专家组认定,被投诉人并非依据《政策》第 4(c)(ii) 条意义上“以争议域名为人所知”。
投诉人进一步指出,争议域名此前解析的网站冒充或虚假呈现为投诉人的官方网站,该网站在销售所谓折扣版 VITAL PROTEINS 产品的过程中,突出且反复展示 VITAL PROTEINS 商标及标识。被投诉人并未在网站上准确且醒目地披露其与投诉人不存在关联关系。尽管争议域名目前已不再解析至任何活跃网站,但上述事实足以证明,被投诉人曾以仿冒方式误导公众,使其错误相信该网站与投诉人的合法业务存在关联。投诉人亦提交了争议网站的截图以及其官方网站的截图作为佐证。
在被投诉人未提交答辩的情况下,通过现有截图难以判断该网站所提供的商品究竟为假冒商品、竞争商品,或投诉人的真实商品。倘若被投诉人确实仅销售投诉人的真实商品,则须进一步考虑其使用是否构成合理使用(fair use)。处理此类问题的主要判例为 Oki Data Americas, Inc. v. ASD, Inc., WIPO Case No. D2001-0903,该案涉及经销商以 <okidataparts.com> 作为域名销售 OKIDATA 产品。该案仲裁庭认定,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此类使用可能构成《政策》第 4(c)(i) 条下的善意提供商品或服务,相关条件包括:
- 被投诉人须实际提供相关商品或服务;
- 网站仅销售含争议商标的商品(否则可能构成以商标为诱饵进行“诱购转售”行为);
- 网站须准确披露被投诉人与商标权利人之间的关系;
- 被投诉人不得通过注册多个相关域名的方式排除商标权利人使用其自身商标作为域名。
专家组注意到,被投诉人的网站并未披露其与投诉人之间关系的真实情况。故此,即使假设其销售商品为投诉人的真实商品,此类使用亦不构成《政策》第 4(c)(i) 条所指的善意提供商品或服务,亦不构成《政策》第 4(c)(iii) 条所指的合法非商业性或合理使用。此外,若被投诉人利用争议域名冒充投诉人,则此类行为无论如何均不能被视为善意使用或合法使用。参见 Würth International AG v. Mandy Mohr, CAC-UDRP-107275 (CAC March 17, 2025) (holding that the use of a domain name to feature the complainant’s mark and related content did not qualify as a bona fide offering or a legitimate noncommercial use under Policy paragraph 4(c)(i) or (iii)).
综上所述,专家组认定投诉人已对被投诉人提出了足以成立的初步证明责任(prima facie case)。鉴于被投诉人未提交答辩,亦未对投诉人的主张作出任何反驳,投诉人恳请专家组依据《政策》第 4(a)(ii) 条作出认定:被投诉人对争议域名不享有任何权利或合法权益。
恶意注册与使用(Bad Faith Registration and Use)
根据《政策》第 4(b) 条的规定,下列情形可作为认定争议域名系以恶意方式注册和使用的非排他性示例;任何一项均足以支持恶意的认定:
(i)有情形显示,被投诉人注册或取得争议域名之主要目的在于以高于其与域名直接相关的实际成本的价款,将该域名出售、出租或转让给投诉人(作为商标或服务标记的权利人)或其竞争对手;或
(ii)被投诉人注册争议域名旨在阻止商标或服务标记权利人以该标记注册相应域名,且被投诉人存在类似行为的重复模式;或
(iii)被投诉人注册争议域名之主要目的在于扰乱竞争对手的正常商业运营;或
(iv)被投诉人通过使用争议域名,有意图为了商业利益吸引互联网用户访问其网站或其他在线地点,使用户对于该网站或地点上的产品或服务之来源、赞助、从属关系或认可情况产生与投诉人商标相关的混淆。
投诉人主张,被投诉人通过注册并使用争议域名,意图扰乱投诉人的正常业务,并试图吸引互联网用户访问其竞争性网站以牟取商业利益,构成恶意。
专家组注意到,若被投诉人利用争议域名冒充投诉人,此类行为根据《政策》第 4(b)(iii) 条属于典型的“恶意扰乱投诉人业务”之情形,同时亦显示被投诉人意图通过制造与投诉人商标的混淆以获取商业利益,符合《政策》第 4(b)(iv) 条所规定的恶意使用。 参见Xiaomi Inc. v. Nguyễn Đức Đạt (N/A), CAC-UDRP-107237 (CAC Feb. 12, 2025) (finding that the respondent’s use of a disputed domain name to offer competing products disrupted the complainant’s business and misled Internet users by falsely suggesting affiliation with the complainant, thereby supporting a finding of bad faith registration and use under Policy paragraph 4(b)(iv)).
如前所述,争议域名此前解析至一仿冒或冒充投诉人官方网站的网站。该网站在宣称销售折扣版 VITAL PROTEINS 品牌产品的过程中,突出且反复展示投诉人的 VITAL PROTEINS 商标及标识。专家组认为,被投诉人的行为旨在冒充投诉人,误导互联网用户相信其正在访问投诉人或其授权销售渠道。此类行为不仅造成明显的混淆可能性,还意图将消费者从投诉人的官方网站引流至其仿冒网站,从而干扰投诉人的正常业务运营,并利用投诉人商标的商誉牟取商业利益。
据此,专家组认定,被投诉人的行为符合《政策》第 4(b)(iii) 条和第 4(b)(iv) 条所规定的恶意注册及恶意使用之情形。
- vitalproteinns.com: Transferred
PANELLISTS
| Name | Mr. Ho-Hyun Nahm Esq. |
|---|